skip to content

 

筲箕灣天后古廟

筲箕灣天后古廟
 
 

本廟是由當地漁民及商戶於同治十二年(一八七三年)創建。據稱此廟建成後不久,香港突然遭逢一次歷史上最大的風災,當時傷亡無數,本廟亦被摧毀;但以全港計算,筲箕灣損失最少。坊眾認為是天后娘娘以身保護坊眾所致,因此籌款重建本廟。

建廟緣起

筲箕灣本是漁村,當地漁民集資興建本廟,希望得到天后庇蔭。

天后

俗名「林默娘」,人稱「媽祖」、「天妃」或口語「亞媽」。法相為端莊女性,頭戴鳳冠,身披紅衣。北宋初年,天后降生於福建蒲田湄洲林姓家庭,時現祥光異香;直至彌月,不聞哭聲,故名默娘。13歲時得方士授學,16歲觀井得符,可知未來。林默娘能起病扶衰,更可元神出竅,拯救海上遇險眾生,亦脫父兄於海難,故得孝女之名。28歲飛昇後,不時救渡海上危難,鄭和的七下西洋亦得天后相助。隨海上貿易發展及海外僑民之傳播,天后信仰遍及全球。香港各鄉村海灣,皆有天后古廟,多年來香火不衰。

建築格局

建築格局
 

該廟原處於山坡上,向海,風水甚佳。廟宇建築格局與一般廟宇無異,正殿在後,兩旁有偏殿。

歷史文物

廟內現仍存有南海人潘黎閣撰寫的『天后廟重修碑記』,證明此廟是在一八七四年遭風災後重建的。廟內現仍存放著逾百年的古鐘、碑銘、牌匾、壁畫、木刻及石灣陶塑;此外,天后座前的千里眼及順風耳塑工一流,非常精緻,極具觀賞價值。

其他神祇

除天后外,廟內亦供奉關帝、觀音、呂祖、黃大仙等神祇。

天后誕

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是天后誕,當日不少團體及居民均會帶備祭品前往天后廟酬神,祈求保祐風調雨順、經濟繁榮及民康物阜。

重修

此廟曾分別於光緒二年(一八七六年)、光緒二十八年(一九零二年)、一九二零年、一九四八年及二零零五年進行維修工程。

重修   重修

 

 

地址:

香港筲箕灣筲箕灣東大街53號

開放時間:

每天上午八時至下午五時

聯絡電話:

2569 1264

公共交通:

於筲箕灣地鐵站B1出口沿筲箕灣東大街步行約5分鐘

 

 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