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述历史

九龙城侯王庙

九龙城联合道侯王庙为法定古迹,虽然建庙年份已不可考,相信是九龙现存最古老的侯王庙。九龙城联合道侯王庙反映了香港在宋朝历史中的重要一页;不单记录了香港在南宋时期的多重角色,更留下了宋帝最后的逃亡路线图。

庙内供奉的侯王,真正身分众说纷纭;有人认为侯王是宋帝昺的国舅杨亮节,亦有人认为他是曾替宋帝昺治病的二伯公,更有人认为杨亮节其实是弃官行医,所以杨亮节和二伯公,其实是同一人。侯王庙在九龙城历史悠久,与它有关联的地方,更远至马头围、衙前围和黄大仙等。

东九龙居民委员会名誉会长吴佛全先生生于1935年,衙前围村吴氏后人,曾于衙前围村前的一幢大屋居住。自小活跃于九龙城、启德一带,矢志记录社区历史,更自行绘制多幅有关衙前围、九龙城的地图和鸟瞰图,记录地区发展的前后变化,希望补正史不足。侯王庙曾经是区内最重要的庙宇,九龙城附近一带多条村落的居民,甚至远至鲤鱼门均有居民前来侯王庙。按吴佛全的记忆,三、四十年代至和平后,侯王庙仍非常热闹。之后不知何故,香火日渐凋零。鸣谢吴佛全先生提供部份照片及地图。

「九龙城」的重要性

要数联合道侯王庙,自然离不开宋帝昺的「走难」历史,但吴佛全表示,在此之前则需先认识九龙城附近的地理环境;今日「九龙城」一带在香港历史上非常重要;不论孙中山先生推行革命,还是日治时期对抗日军的游击队,很多都选择了九龙寨城或附近的东头村一带作根据地。古时的九龙城处于交通线上的交汇处,今日东头村的位置为古时的「东头市集」,由西北方经「慈沙古道」可以到达沙田,从东北方向走则可到达西贡。又因该区临海,鲤鱼门一带的居民可乘船到九龙城「赶集」,来自四方八面的人们,川流不息。

四方善信礼侯王

二次大战前,香港的道路发展尚未完善,联合道于1950年以前止于侯王庙对开,九龙寨城不能通往老虎岩(即乐富),也没有道路前往当时称为「尖沙咀」的马头涌,再加上「圣山」的阻隔。在这种地理环境下,侯王庙可说是在九龙城的一方尽头,又因当时整个九龙城区只有侯王庙一座大型庙宇,久而久之,侯王庙便成为区内的「主庙」。

香火鼎盛的侯王庙

正如前述,侯王庙曾经是附近唯一大型庙宇,因此九龙城附近村落的居民外,远至鲤鱼门的居民都会前来,三、四十年代至和平(1945年)后,侯王庙仍然非常热闹,之后不知何故,侯王庙的香火不再鼎盛。

1950年代,东头村的大火亦对侯王庙造成深远影响。吴佛全记得,当时东头村大火的火舌,几乎波及侯王庙,更把侯王庙后的「一笔鹤」也熏黑;东头村内原有的天后小庙,因受火灾影响,天后像被请至九龙寨城内。自此,寨城内设有天后庙,香火鼎盛,与侯王庙分庭抗礼。

衙前围、侯王庙、湾仔北帝庙

侯王庙内的石碑记载,重修时获附近村落,即包括衙前围村在内的善信捐献。按理,村与庙相距甚近,两者关系应该非常密切。期后因衙前围村内新建了天后庙,村民多改奉天后,前往侯王庙的善信便渐渐减少。此外,有传说指衙前围村牌坊上的「庆有余」三字为宋帝昺所写,但此亦只属以讹传讹之说,并未有史料证实。二次大战前,位于九龙城蒲岗村的曾富别墅,是吴佛全小时候常常蹓进去游玩的地方。当时曾富别墅内的「五龙院」,供奉别墅主人由广州购入的北帝铜像,吴佛全记得那个北帝铜像很高大很有气势,后来日治时期别墅被日军夷平以扩建机场,五龙院内的北帝铜像就被请至湾仔隆安街的北帝庙内恭奉。

「接神」与「送神」

黄大仙祠旁有一座林道义堂祖坟。每年春祭,吴佛全也会参与,拜祭后,就会前往佛堂门天后庙拜祭。林道义堂林氏后人称天后为林大姑。林氏引用族谱证明其宗族与佛堂门天后庙的渊源,并曾经拥有该庙的管理权,后交予香港华人庙宇委员会管理,而林道义堂每年拜祭林大姑,都获委员会资助。

访问日期:2015年10月29日(星期四)
访问地点:慈云山慈乐村
访问时间:上午11:00
受访者:东九龙居民委员会名誉会长吴佛全

吴佛全的手绘地图

九龙城天后会的黄素玉自小在黄大仙长大,婚后才搬到邻近九龙城的亚皆老街居住。 1969年,黄素玉的丈夫柯木森,有份创办九龙城潮侨街坊盂兰胜会。九龙城天后会的香火源自九龙城寨,城寨清拆后该庙搬迁到打鼓岭道的大厦内,由于选址问题,令信仰传承出现困难。对于黄素玉及九龙城潮州人来说,东头村道是一条无形的「界线」。侯王庙虽位处「九龙城」,但却在九龙城「界线」以外。而且,黄素玉认为,侯王庙多是广府人参拜,像她的丈夫柯木森是潮州人,便不会参拜侯王。即使天后诞和盂兰巡游,按他们的习惯,巡游队伍只途经贾炳达道,亦不会请侯王出巡。

九龙城潮侨街坊盂兰胜会

黄素玉的潮州籍丈夫柯木森先生由潮州来港后,曾居于尖沙咀海防道,先后参与过尖沙咀、长沙湾和石硖尾的盂兰胜会。 1960年代末,柯先生开始参与九龙城天后诞的贺诞活动和盂兰胜会,并于1969年参与创办九龙城潮侨街坊盂兰胜会。据黄素玉回忆,从前柯木森生意忙碌,虽然热心公益,但无暇直接参与实际运作,多数担当捐款人的角色。直到约十年前,两人退休,柯太开始跟随丈夫协助筹办盂兰胜会和天后诞贺诞活动。

二战前的侯王庙

二次大战前,九龙城联合道候王庙香火鼎盛,不少港岛居民会长途跋涉,乘船到九龙城参拜侯王。二次大战以后,到庙善信不知何故,日渐减少;有说是九龙城附近庙宇林立,单单九龙城寨内已有天后庙、福德庙和三太子庙。衙前围等村落亦有不同神祀的庙宇,邻近的黄大仙祠更是侯王庙的最大竞争对手。时移世易,衙前围拆村在即,九龙城寨已变成九龙寨城公园。原位于九龙城寨内的三间庙宇之管理团体亦已接受赔偿,其中天后庙和三太子庙选址大厦内,令信仰传承构成极大困难。

九龙城天后庙

潮州人除了办盂兰之外,还会参拜「天地父母」,天后则是较多广府人和福建人参拜。按黄素玉的说法,大部分九龙城寨的居民虽是潮州人,但九龙城街坊福利会却十分支持九龙城区的天后诞活动。九龙城天后庙本由沙埔村村民管理,最早期供奉在九龙城打鼓岭道的公园内。后来港英政府收地,天后庙被迫迁到黄大仙沙田拗道,不久又因配合当区的发展,天后庙再搬到九龙城寨内。 1987年,港英政府宣布清拆九龙城寨,以现金赔偿给城寨内打理天后庙的人,他们接收了该笔现金,就购入了打鼓岭道的一个楼上单位以供奉天后。 1992年,九龙城天后会正式宣布成立。现在的天后会会址,设于大厦的单位内,仍对外开放,由一位善信协助打理。

九龙城天后诞

每逢天后诞(农历三月廿三)和盂兰节(农历七月十六至二十),亚皆老街球场都有大型的贺诞和盂兰胜会活动。其实,定期在九龙城天后诞上演贺诞神功戏是在1992年才开始,其时九龙城寨已清拆,九龙城天后诞虽然深受九龙城街坊重视,但只在亚皆老街球场做拜神仪式。柯木森为隆重其事,大胆提议九龙城潮侨街坊盂兰胜会联同九龙城街坊会合办神功戏。 1992年举办的神功戏,当时礼聘广东一个潮剧来表演,又因为与广府人合作(街坊会),五晚神功戏中,三晚是潮剧,两晚是粤剧。

(按:据载天后诞神功戏,早于五十年代已不定期上演,主要是为九龙城区的公益事业筹款)

天后诞巡游路线

现在,九龙城天后会仍然坚持举办贺诞活动,农历三月廿二日起,进行请神仪式,将天后会内的天后香炉请至亚皆老街球瑒。正诞当天,举行巡游活动,路线与盂兰胜会请神的路线相同,神功戏则上演至三月廿六日。虽然九龙城天后会仍然非常重视天后诞,又因潮州人已不是九龙城内的主要居民,倒是有不少泰国人在这区居住,因宗教信仰不同,以致参与的人数不可同日而言,诞日盛况亦大不如前。

至于巡游,就一直按照传统做法,将天后的香炉请至神轿内,走遍九龙城内的大街小巷,缺一不可。因为传说多年前区内发生瘟疫,天后巡游过后才见起色,而且,巡游经过区内店铺,也可顺便募捐。天后会的收入,就主要靠巡游时的募捐,百物腾贵的环境下,处于楼上的九龙城天后会,其营运十分艰难。

潮人眼中的侯王庙

对黄素玉来说,位于侯王庙前的东头村道是条无形「界线」,划分了九龙城。所以侯王庙虽位处九龙城,但在九龙城潮州人心目中,它却处于九龙城「界线」外。而且,黄素玉认为,侯王庙多是广府人参拜,而丈夫柯木森是潮州人,所以不会参拜侯王。即使天后诞和盂兰的请神巡游,也只途经贾炳达道,没有到东头村道请侯王行宫参与。

九龙城天后会跟许多神诞的组织一样,除了面对筹集资金的问题外,参与者年纪老迈也是个大问题。每年农历三月和七月,分别举办天后诞和盂兰胜会,对会内的人来说着实吃力,而且年轻一辈也没有接棒的动力,加上宗教信仰多元化,面对后继问题,情况并不乐观。

浏览日期:2015年12月16日(星期三)
访问地点:九龙城天后会
访问时间:下午2:30
受访者:九龙城天后会黄素玉

「九龙城寨街坊福利事业延续促进会」总干事叶德伟于1974年举家迁入九龙城寨。他忆述,从城南道的小单位,搬进城寨内有房有厅的大单位,居住环境说是得到改善,一家几口就这样安顿下来,虽然外间对城寨的印象总是龙蛇混杂、乌烟瘴气,但住久了便会慢慢习惯,不以为然。后来城寨清拆,叶德伟就加入街坊会当义工,辗转成为街坊会总干事。叶德伟曾在城寨内外居住,他表示九龙城寨居民心目中,大多知道侯王的来历,也知道侯王庙是间与宋朝历史息息相关的庙宇,但很少到侯王庙参拜。

九龙城寨街坊福利事业延续促进会

英国于1898年租借新界后,港英政府一直想清拆九龙城寨。根据上一辈老人家口述,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,港英政府企图清拆城寨,城寨居民组织派出代表团向中国政府反映,后来抗争成功,港英政府搁置清拆计划。寨内居民在组织抗争活动期间,筹集到一笔资金,本想全数捐给中国政府,但给婉拒,于是居民就以该笔资金,在1963年5月1日成立第一届街坊会,后再变成九龙城寨街坊福利事业促进委员会,即九龙城寨街坊福利事业延续促进会的前身。

九龙城寨面积大及人口密度高,原有的各个居民组织没有统率关系,但街坊会却是一个以服务整个城寨居民为己任的组织。街坊会成立以来,会内干事有见城寨内治安不靖,曾经自发成立「打更队」,护送独身女士进出城寨。此外,更自组清洁队,清理城内垃圾,甚至修建城寨内设施,组织康体活动,尽心尽力服务城寨街坊,担当起联络各方的工作。

清拆九龙城寨

上世纪六十年代,城寨的居住环境起了急剧变化。迁入城寨的人越来越多,楼宇越建越高,更引伸出房屋买卖问题。起初,这只属买卖双方的事,没有第三者牵涉其中,后来买卖增加,居民要求街坊会参与见证。到了1987年1月14日,港英政府宣布清拆城寨,居民也多是靠街坊当时的盖印,以证明索取赔偿。而清拆期间,由于涉及到居民的安置赔偿,当时房屋委员会辖下成立由政府代表、社会人士代表及城寨居民代表三方面组成的「九龙城寨清拆事宜特别委员会」,为九龙城寨居民研究补偿及安置事宜。

  其中,城寨居民代表多来自九龙城寨街坊福利事业促进委员会,他们熟悉街坊需要,了解城寨清拆所带来的困难。从1987年港英政府宣布清拆城寨,至1992年7月1日全数迁出,整个安置过程中,街坊会协助居民与政府斡旋,成为双方的桥梁,并成功争取城寨业主有权购买居屋。在安置居民的解决方案上,最低清拆赔偿的金额因足够购买市区最细的Y型居屋单位。因此,大部份城寨居民散居于1987-1992年推出的居屋单位,当中约有八百多户迁至黄大仙区,占迁出居民的十分之一。

九龙城寨内的庙宇

叶德伟表示城寨内本有天后庙和福德宫,印象中的福德宫,虽然只是路边小社坛,香火尚算鼎盛。由于街坊会一直很少参与城寨内的贺诞活动,所以叶德伟也没有留意当中有什么特别,只是不少街坊自行到福德宫上香参拜,反而九龙城区最热闹的要算是每年农历七月举行的盂兰盛会,但似乎跟城寨内庙宇没有太大的关系。即使城寨面临清拆,街坊会也因忙着处理安置居民的问题,也没有特别留意城寨内庙宇的动向。

城寨居民眼中的侯王庙

联合道侯王庙曾是九龙城的主要庙宇,座落在已清拆的九龙城寨后方。城寨内的天后庙、福德宫、三太子庙和其他小型神坛,亦随着九龙城寨的清拆而消失,部份庙宇获赔偿后,迁往附近的楼宇内。九龙城寨则改建为九龙寨城公园。叶德伟曾在城寨内外居住,指出九龙城区居民一般很少到侯王庙参拜。他们亦大多都知道侯王来历,也知道侯王庙是间与宋朝历史息息相关的古庙,也基本上听过侯王是宋帝昺的国舅,名杨亮节等典故。但他个人对侯王信仰认识不多,于是没有特别参拜侯王的习惯,更遑论参与区内贺诞组织所举办的贺诞活动。叶德伟坦言,不论是城寨或是九龙城居民大都认为侯王庙有很高的历史价值。

延续街坊会使命

九龙城寨清拆多年,并已建成九龙寨城公园。城寨居民的下一代已经没有在九龙城寨的生活经验,对于街坊会的存在,随着年月慢慢而变得疏离。 1992年城寨居民全数迁出后,1993年街坊会更名为「九龙城寨街坊福利事业延续促进会」,把「延续」二字加上去,并注册成为有限公司。此后幸获多方捐助,筹得数百万元觅地兴建会址,只是在九龙城一带找不到适合的空间,最后在黄大仙亲仁街兴建现址,2003年落成之后,充分利用会堂为区内举办文娱康乐活动,例如书法班、社交舞班等,延续当时街坊会「服务社区、联络街坊」的宗旨。

访问日期:2015年11月19日(星期四)
访问地点:九龙城寨街坊福利事业延续促进会-黄大仙亲仁街2号
访问时间:下午2:30
受访者:九龙城寨街坊福利事业延续促进会总干事叶德伟